“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这句话对于“创新”一词的解读同样适用。“魅力之路”上的13家品牌从健康科技、智能技术,甚至是协作方式上展现出令人欣喜的成就。
健康科技已成为坐具品牌重点发力的方向,而由欧美品牌引领了半个多世纪的人体工学椅设计,在中国正迎来更为细致和多元化的探索。
阿基米德蓝骨椅,永艺撑腰椅,恒林代表作以及不断升级的底盘创新
其中,阿基米德从传统中医智慧及现代医学中汲取灵感,通过全脊柱支撑与弹性区块组合的方式,为“久坐族”提供全面的健康守护;永艺撑腰椅凭借多米诺撑腰系统Plus与6D仿生旋转魔术臂的加持,展现出卓越的贴合坐感;恒林则将按摩功能、恒温加热、漂移失重技术以及千万级研发的底盘融入人体工学椅设计,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。
当然,创新并不等同于技术的堆砌和功能的简单叠加。高田深谙此道,其在多款产品中运用了同步滑翔机构、悬浮椅背设计、灵动岛腰枕以及多段式头枕,但品牌始终认为,真正的人体工学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坐感上的舒适性,更应兼顾使用的便捷性。
诺梵的Seda椅获2024年iF设计奖;谷腾的Poly椅被福布斯评为“最受居家办公人士喜爱的人体工学椅”
从设计风格来看,诺梵与谷腾的作品更显简洁优雅。诺梵的iF获奖作品Seda椅,以独特的外露式腰靠和宽大的颈枕为用户提供了极致舒适的体验;而谷腾重磅推出的Poly椅,则是与美国排名前三的工业设计事务所Fuseproject耗时三年联合打造,更是首次创新性地应用了专业级3D Flyknit™运动针织面料。这款椅子凭借其卓越的设计与功能,被福布斯评为“最受居家办公人士喜爱的人体工学椅”。
因参与航天员返航出舱“护航椅”研制而被人熟知的阿基米德
这些品牌的实践表明,创新重在以人为本,融合科技与设计,为用户创造价值与体验提升。然而,创新并不意味着必然的成功,其道路也往往充满挑战与曲折。例如,阿基米德在几年前的智能化投资尝试中未能取得预期成果,但从中深刻认识到,智能化的应用发展可能并未如人们预想般迅猛,因此需要以更轻量化、智能辅助的方式逐步探索未来可能性。我们相信,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,中国家具企业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,在全球市场中彰显独特价值与影响力。
智能化虽任重道远,但已成为中国家具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。在CIFF展会上,诺梵通过Smart Morph智能储物系统与Dyna2智能工位预约系统,打造智能办公新范式,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,减少空间闲置与材料浪费,真正实现“一人一空间,一物一归属”的低碳办公模式。
诺梵展出的另一款产品——Nobius静音舱,引入了数字预约技术,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。而作为房中房系统的发明者,摩方推出了全球首款可快速重组、灵活复用的智能空间系统——“摩方快仓”MINI和MX系列,致力于为客户打造具有高适应力的智慧微型空间。
除了在产品设计中融入创新思维外,品牌方还在协作模式上寻求突破。优思佩与谷腾以“向上而生”为共同主题展开合作,联手构建了“屋檐下”“派对”“田野间”“谷场”等生动场景,通过将家具设计与文化叙事巧妙结合,展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空间演变过程。
在这样的产品互补、交叉呈现的布景中,魅力之路的意义已超越了单纯的商品交换层面,逐渐演变成一个思维共创的平台,一步步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高质量、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。